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客户服务
官方微博
访问手机版
积分充值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首页
BBS
汽车用铝
车用塑料
材料产业链
导读
Guide
淘帖
Collection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广播
Follow
记录
Doing
帮助
Help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VIP会员服务
汽车零部件选材
材料基础及检测
材料热点技术
铸造铝合金
挤压铝合金
汽车铝板
汽车橡胶
汽车碳纤维
车内空气与VOC
汽车隔音材料
知识商城
车身选材库
汽车新材料馆
专家智库
本版
帖子
日志
相册
用户
汽车材料与工艺社区论坛
»
首页
›
≡车用材料热点技术≡
›
车内空气|VOC|气味性
›
分析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要素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20
|
回复:
0
[气味性检测]
分析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要素
[复制链接]
suusan
suusan
当前离线
积分
1705
雷达卡
发表于 2020-6-4 09: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亲,赶快注册吧,有更多精彩内容分享!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分析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要素
危德本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广东广州 510000)
【中国汽车材料网】摘 要:针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方案实施现状,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加强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力度的重要价值、车内污染气体与危害,如苯与甲醛等气体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等,提出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要素,能够更好的增强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水平,保证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车内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检测
因为汽车车内的空间比较狭小,而且较为封闭,车内空气质量,对驾驶人员与乘客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一般来说,车内空气质量重点利用空调滤芯和内外循环控制系统来改善。为了更好的保障驾驶人员与乘客的人身健康,本文深入研究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要素。
1 加强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力度的重要价值
最近几年以来,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众多的汽车投诉案例当中,“车内异味”这一问题位于前列,结合大量的调查结果得知,大约有94.5%的车主认为提高车内空气质量特别重要。通过加强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力度,能够保证车内空气质量得到更好提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从驾驶人员角度来分析,车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控制,能够保证“车内异味”这一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对于车内空气检测人员来讲,要根据车内空气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并结合最终的检测结果,制定完善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措施,从根源上减少“车内异味”这一问题的产生。
2 车内污染气体与危害
车内空气当中的污染物成分比较复杂,车内空气当中包含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常见的主要由烃类、醛类与酮类等物质,在众多挥发性有机物当中,苯、甲苯、二甲苯等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2.1 苯
苯主要来自车内的皮革与胶水,包括油漆与黏合剂、地毯等等。如果车内空气中的苯含量比较高,一旦人体吸入,会产生较大的血液毒性,人体骨髓出现毒性,增加人体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白血病的概率。若人体吸入大量的苯,还会引发死亡[1]。
2.2 甲醛
甲醛的来源比较广泛,是一种比价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于车内的塑料,包括人造纤维装饰装修材料,一级不同的粘合剂等等,通过饮食与呼吸,甲醛进入到人体内部,如果吸入过量的甲醛,人体会出现急性中毒现象,人体器官不断衰竭,严重的还会引发死亡。
3 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要素研究
3.1 制定合理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目标
3.1.1 通过加强检测,有效制定整车目标
结合国家相关标准《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2015)中的相关规定,检测人员要对车内空气进行全面检测,进而保证车内空气得到高效控制。通常来说,企业的整车目标,要高于国家规定标准,针对VOC与气味测试情况,包括具体的性能指标,对整车目标进行调整。
3.1.2 做好车内空气检测工作,科学制定零部件目标
车内的VOC与气味主要由各类零部件产生,为了进一步提升车内空气控制效果,检测人员要对车内空气进行全面检测,结合零部件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检测设备。在检测零部件的过程当中,检测人员要了解车型平台,包括开发车型项目,以及各类基础数据,经过综合分析与对比之后,制定车内零部件控制目标,保证车内空气质量达标[2]。
同一种类型的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其挥发VOC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检测人员要结合材料特性,遵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之下,准确检测各项零部件VOC挥发量。在进行材料VOC检测时,检测人员要合理确定检测面积与体积,并重点检测其重量。
3.2 禁、限用材料与工艺清单分析
针对VOC与气味挥发量较大,而且可以实施替代方案的汽车材料,全部列入到禁用材料清单当中,在车型开发环节,禁止使用上述材料。VOC与气味挥发性较大的材料,如果必须使用,则需要将这些材料列入到限用材料清单当中[3]。
3.3 模拟验证与材料库的有效运用
在既有的产品当中,选择和本次设计比较接近的设计方案,结合现有的设计方案进行有效调试,调试结束后,开展VOC与气味模拟预测试验,若最终的试验结果优于设定目标,则表明车内零部件质量达标,反之亦然。对于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人员来讲,在进行整车模拟试验时,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具体见表1。
表1 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注意要点分析
对于各个企业来讲,要搭建独具特色的材料库,保证材料得到更好开发与利用,材料库当中所包含的各项材料要具备良好的VOC性能。自车内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一直到立项研究与整车认可,要妥善利用材料库,进行良好的选材,更好的节省后续检测费用。在利用材料库时,可以更好的优化材料库[4]。
3.4 气味检测
在车企气味测评的过程当中,检测人员要结合各项材料与零部件安装顺序,进行合理的测评,并采用贡献度测评方法,做好相应的改进与划分工作。想要更好的提升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水平,检测人员要加大生产开发控制力度,并构建完善的体系结构,以技术、监控为基础,构建相应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体系。
3.5 加强生产监控力度
车内产品设计认可之后,会进入到批量生产环节,因此,检测人员还要对各类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进行全面监控,监控要点如下:
(1)提高巡检力度。安排专人对库房与生产线进行全面的巡查,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
(2)做好在线监测工作。针对生产线,采取实时监测方法进行监测,并结合最终的监测数据,判断各类产品的稳定性是否达标。
(3)提高库房监测水平。针对库房等一系列重点区域,包括各类重要零部件的存放区域,采取实时监测方法进行监测,结合库房监测数据,保证零部件一致性与稳定性符合相关规定,若发现异常喜爱现象,要立即解决[5]。
(4)做好抽样检查工作。对于各类材料与零部件,包括整车,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要求,采取抽样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若发现不合格现象,要认真遵守相关规定要求,做好相应的整改工作。
通过加强生产监控力度,能够保证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人员来讲,要运用先进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结合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提前制定好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减少错误检测数据的产生,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水平的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例如制定合理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目标、禁、限用材料与工艺清单分析、模拟验证与材料库的有效运用、气味检测、加强生产监控力度等等,能够保证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效果得到更好提高,为驾驶人员与乘客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车内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杰.气相色谱法测定车内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试验方法验证[J].科学技术创新,2018(26):27-28.
[2]刘凯,王添琪,吴长喜.关于一款车载空气净化装置远程控制系统的开发[J].汽车实用技术,2018(15):147-149.
[3]李少杰,陈波,黄振霖,黄勇.基于保温性能的磷石膏空腔楼盖内空气层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04):96-99.
[4]王梓霖,刁洪军,关歆姝,肖瑶.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法(TD-GC/MS)测定车内空气中6种苯胺类挥发性有机物[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8(07):45-48.
[5]魏峰,王峥,刘基俊.汽车及内饰部件醛酮类物质测试过程影响因素的分析[J].产业用纺织品,2018,36(05):41-44.
车内空气质量
,
空气质量检测
赞赏
相关帖子
•
车内空气质量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解读
•
捷豹车内空气质量净化系统解析
•
浅谈车内空气质量控制
•
车内空气质量3大误区解读
•
全面解读车内空气质量那些事儿
•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高温散发特性及管控方法
•
控制图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
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浅谈
•
车内空气质量的VOC及气味评价试验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